中医经络养生 12个经络保健动作通经活络
来源:泸州新闻网 日期:2023-11-15 阅读:中医经络养生 12个经络保健动作通经活络 15
熨
“熨双眼,能明目”很多人时常感觉“累从眼入”。的确,“精气皆上注于目”,眼睛周围有多条脏腑的经脉,它们要是累了,人很容易觉得疲惫不堪。“熨目法”是流传了几千年的眼部保健法,双手搓热后,用掌心轻捂眼睛,就像给双眼盖上1床温暖的棉被。两眼自然闭合,眼球先顺时针渐渐转动几周,再相应地逆时针转动,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。掌心的温热,再加上眼球的转动伸拉,会使眼部代谢加快,气血充足,视力改进。但要注意,熨目转睛时需保证手部和眼部的清洁;且手法要柔柔,按得太紧会使眼球受压,导致视力突然模糊,就像趴在桌上午休后看不清楚的感觉一样。
扬
“扬脖颈,护颈椎”脖子是人体的“交通要道”,督脉、膀胱经、小肠经、胆经及三焦经5条重要经络都从后颈通过。但是,此处“路窄车多”,气血很容易淤滞,久坐不动、频繁低头看手机等不良习惯也最伤颈椎。最简单有效的颈椎保健方法就是多抬头,这个动作被古人比喻为“仙鹤饮水”:脖颈扬起、挺胸抬头,下颚向前探出;接着收回下颚、微微低头,再抬头挺胸重复上面动作。这样做相当于颈椎的向上牵引,有利于舒展颈椎周围组织,疏松黏连在一起的小筋节,刺激督脉等经络系统。练习时越慢越好,每次8~10次为好。需要注意的是,患颈椎病的人,动作要更柔柔,实事求是。
绕
“绕胳膊,活关节”“五十肩”、肩周炎等疾病,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。肩部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,顾名思义,“月”字为肉、“户”表示门,寓意此处为身体的门轴。而所谓“户枢不蠹,流水不腐”,常常转动,肩关节才不会僵硬。导引法中的“龙首凤翼”是有效的保健方法,“龙首”形容身体昂头竖颈,“凤翼”比喻双臂像鸟儿翅膀一样开合。练习时将两手自然放于肩上,向左转腰,右臂前摆绕肩关节转动、左臂后摆转动,两肘前后拉开成1字,然后反方向练习。常常锻炼还有助于消除背痛。开始做时动作可能不标准,此时不要心急,应实事求是、按部就班。
旋
“旋手段,防僵硬”键盘、鼠标、方向盘等都被称为腕管“杀手”,手部长期呈一种姿式容易积劳成疾,出现手部麻痹、灼痛、腕关节肿胀、动作不灵活、无力等症状。用电脑工作、文娱之余,有意识地做旋转腕关节的动作是简单有效的减缓办法。也可以取一根木棍,中间用绳子系好后悬挂到高处;双手分别握住木棍两边视网膜色素变性早期能治疗,不断旋转木棍,使绳子拧紧;接着反向转动手段,解开绳子。通过充分旋腕,可刺激心经的神门穴,肺经的太渊穴等重要穴位,在舒筋活血的同时还能保健心肺。需要注意绳子要结实,木棍粗细、长短适中,表面光滑,以避免意外受伤。
扩
“扩胸膛,强呼吸”胸部是人体的保健重地,心窝处有个重要穴位叫膻中穴,又称“气会穴”,是指凡和“气”有关的疾病,如气滞、气虚等都可以在这个部位调制。膻中如果气机瘀滞,很容易产生憋闷、酸痛等感觉。保健胸部讲求“扩”,可以准备两个哑铃,双手分别握住,直臂合于胸前,再向两侧打开。整个过程手臂不要曲折,这样一开一合扩大20~30次,让全部胸腔随之开合。常常练习不但保健膻中穴,还可以刺激任脉,间接调理人体脾经、心包经等阴经,减缓虚劳体弱。需要注意的是,哑铃有不同的重量,要根据自己手臂气力选择。老年人不适合举重物,可以用矿泉水瓶装上谷物等代替哑铃进行练习。
引
“牵引腰,老得慢”我们常常听到“三十岁的人,5十岁的腰”这样的感叹。如今,愈来愈多的人被腰部疾患困扰,腰椎像老化的树干,1有震动,随时都有可能出问题。“腰部牵引法”是古医书中多次提及的自我保健方法,可以跪撑在床或垫子上,上体前俯,手臂尽可能地向前伸直,争取让下颌能够触到床面;臀部尽可能向后坐,构成前后两个相反的作用力,从而充分拉伸脊柱。这样做还能刺激腰部的“带脉”,减缓腰膝酸痛,调理生殖系统疾病等。“引腰”动作每次可重复8~10次左右,练习时一定要尽可能缓慢,由于快速拉伸只能收缩肌肉,慢引才能牵拉筋骨。
摆
“摆尾闾,下盘稳”摆髋又叫“摆尾闾”,尾闾就是人类退化了的“尾巴骨”,藏在髋部。尾骨尖和肛门连线的中点是尾闾穴,别名长强穴,人体阳气就是从这里开始生发的。现代医学证明,久坐会致使人早衰,缘由之一就是久坐会致使尾闾处劳损,损伤奇神经节,从而引发脏腑功能失调。摆动髋部很简单,开步轻松站立,先向左摆动髋关节,再向右摆动,然后逆时针绕一圈,再顺时针绕动。如此循环10几次,不但可以保护髋关节和股骨头,还可通调气血。老年人初练时可以减低次数,动作尽可能缓慢。另外,不要在刚吃饱饭后马上练习。
走
“多快走,耐力好”俗语说,“人老腿先老”,腿越有劲儿,人的寿命就可能越久长。可随着社会进步,本用来走路的两条腿恍如变成了“板凳”,久坐不动、以车代步等,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,膝关节退行、血液循环减慢、心脑供血不足等日趋普遍。要想腿好,关键在走。快步走时,全身肌肉会变成一个个的“泵”,通过有规律地收缩与舒张,不断挤压、促进末梢血液回流心脏,推动全身气血的运行。另外,腿部还散布着肾经、膀胱经等,走动能牵拉刺激这些经脉,对相应脏腑起到保健作用。快步走属于有氧运动,时间和强度根据个人身体状态决定,一般每次以20~30分钟为好北京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哪个专家好。
抬
“抬小腿,血流畅”忙碌的工作和生活,使得很多人并没有大段的时间用于体育锻炼,对这样的人来讲,办公、乘车、休闲聊天、看电视时利用好“碎片时间”,对日常保健也功不可没。抬腿就是值得推荐的一个动作,身体抬头挺胸坐直,收紧小腹,渐渐抬起一条腿,使之与端坐着的身体尽量地保持直角,坚持5~10秒后换另外一条腿;也可以双脚脚根同时抬起,坚持一会儿再放下,并重复这1动作。每天坚持做一会儿抬腿动作,一方面,可以减缓久坐的肌肉松弛和酸软症状,锻炼腹肌和下肢肌肉的气力;另一方面,可以促进下肢的气血运行,改良血液循环,预防血栓等疾病。
踮
“踮脚跟,练平衡”脚被称作“第二心脏”,在传统医学中被誉为“精气之根”干细胞治疗脑梗塞后遗症大概需要多少钱,双脚的不同区域里,有着身体很多部位的反射区,还有太白穴、太溪穴等6个重要的脏腑经络“原穴”。脚部保健有很多种,比如足浴、足疗等,其中,最简便易行又效果显著的方法莫过于“提踵颠足”:全身放松,双脚并拢站立,两脚根渐渐向上提起,注意脚指抓地、脚根尽力上抬;头部自然上顶,肩臂松沉;然后轻轻地颠动足部。“踮脚颠足”可以直接刺激足跟,锻炼足底和小腿肌群,改进足跟痛等不适。长时间锻炼还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平衡性,加强小脑功能。需要注意的是,练习时最好选择土地、木地板、塑胶等有弹性的地面,以避免受伤。